为什么说“底薪+提成”容易让薪酬变成“心愁”

刘康达
6027
2023-08-25 17:32:21

很多老板都有一“愁”,就是薪酬。

经常看到很多的薪酬满意度调查,结果无一例外都是“二八定律”:“满意”和“很满意”的只有20%左右,“很不满意”和“不满意”的则高达八成。

确实,就业者对获得的薪酬必定是永不满足的,谁会嫌收入多呢?这是人性。

但是作为企业老板来说也很无奈,企业要利润,老板要绩效,不可能无上限的去给员工加薪发放薪酬。

怎么平衡协调这个矛盾呢,确实很“愁”。

3232.png

于是部分企业老板就在很多岗位采用“底薪+提成”的薪酬模式,期望通过让员工努力把业绩做的越好,通过提成所获得收入就越高,来解决问题。

尤其是很多的经营型、生产型和业务型岗位,大多数基本都用的是“底薪+提成”模式。这样的设计虽然看似有它存在的道理,可是容易带来另外一些问题。

一、弹性空间不够,造成人力成本持续走高

企业采用了“底薪+提成”模式,要想继续给员工加薪,只有两种方式:加底薪或者加提成点数。

加底薪,增加的是固定成本,直接带走利润,而且如果底薪部分占比越大,还会降低员工的创造力。

加提成点数,虽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,但在同等业绩的情况下,公司的成本费用率会上升,相对而言利润率会下降。况且加少了员工没感觉,加多了企业吃不消。

二、激励时效性有限

正因为“底薪+提成”弹性有限,显得过于简单单一,可操作性不大,长期不变,员工容易有惰性。

一但做调整变化,激励的时效性又有限,一般在调整的头一两个月有点效果,之后又会回归过去和常态。

微信截图_20230818215944.png

三、员工只关心业绩,不关心成本

先说个真实例子。

笔者曾经到一家企业去做辅导的时候,发现这家企业的一个店长就拿的是固定底薪+提成,底薪每月1万,再加上店面营业额提成,看起来很合理,为什么?

它让这个店长非常关注门店的营业额,关注如何提升门店的业绩。

于是这位店长做了两个事:

第一,不断增加店面人员配置,把只需要200人的门店扩展到近300人,显然增加的这一百个人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投入。

第二,不断增加店面营销的投入,不计成本的做宣传,想着只要营业额做上去,这些投入很容易就回来了。

结果可想而知,这位店长所负责门店营业额是在不断增加,在整个企业也名列前茅,个人的提成收入也水涨船高,开心的很。但年底公司一核算,发现他的门店几乎不赚钱,就赚了个吆喝。

没错,通过提成是满足了这位店长的高薪酬,他开心了,但老板却开心不起来。

员工要薪酬,老板要利润。

“底薪+提成”让员工关注的只有营业额,至于费用、成本这些与公司利益相关的其它因素,员工不会关心。最终要薪酬变成了老板的“心愁”。

因为它无法实现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利益趋同。

四、薪酬留人的效果不强

通常仅仅采用“底薪+提成”的企业,只有少部分员工拿到的薪资是比较高的,大部分员工拿到的薪资都较低。

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在哪里都存在。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整个团队。

同时,由于缺乏立体激励体系,员工加薪的点有限,一但其它地方给的底薪或者是提成点稍微高那么一点,员工就很容易离职。

加上如果大环境不好,整体业绩一般的话,那么公司内部工作氛围就会萎靡不振,员工很容易丧失信心。

微信截图_20230818215918.png

所以说,“底薪+提成”薪酬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员工激励问题,让员工有机会拿到高薪酬,提升满意度,但同样也有它的局限性。

有时这些局限带来的问题就会让老板感到更“心愁”。

写在最后:

好的薪酬模式一定是有弹性的,空间足够,让员工有盼头,能够一直激励员工往前走,为企业去创造更多价值。

好的薪酬模式一定要兼顾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平衡,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。员工实现了加薪,企业没有增加成本。

好的薪酬模式一定是立体式的,打组合拳,给到员工充分安全感和满足感,让企业持续增长。

好的薪酬模式,不会让老板“心愁”。


· 如果您看完本文章有收获,具体可联系华策咨询顾问老师(电话/微信:13902960065)获取详细落地解决方案,并有机会免费获赠学习资料包。

推荐新闻